恭王府景区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恭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
府邸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遥相呼应。府邸建筑为乾隆时期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王府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即花园部分。花园名为萃锦园,园内建筑也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风景幽深,因此一向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从整体样式雷图中可以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建筑多达二十余处,而且具有多种类型,如太师壁、宝座床、碧纱橱、祭灶、万字炕、几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
恭王府几座主要厅堂的内檐装修是多宝格、隔断,还有仙楼、神殿带毗卢帽的祭灶等装修也与宫廷中别无二致。并有室内假山水池,装修成室内小园林。
恭王府内各厅堂的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格局多样,其主要厅堂既有开敞式大空间,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间,既有对称式的,也有非对称式的,还有可以灵活组合的。有的适合接待高级宾客,有的用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有的适合起居生活,有的作为寝息,不同的空间需求各得其所。
从恭王府的装修遗留物件中可知皆使用硬木,用材异常讲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细小的截面,雕刻花纹起伏,而且使用圆形或曲线拼出各种花格,只有在精细的加工之基础上才能完成,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恭王府的原有内檐装修,绝大部分已经无存。
恭王府景区内有哪些文化意义?
水文化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极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恭王府花园里的水,为王府花园增添了勃勃生机。
西路的方塘,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是王府花园里最大的水域。有亭翼然立于湖心之中,雕梁画栋,满绘彩画,船型的木桥与岸边相接。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与大如华盖的翠绿的荷叶交相辉映。戏水的白鹅,时时跃出水面的金鱼,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此情此景,令人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中路的蝠池,形似蝙蝠,汪汪一碧。春天到来的时候,池子周边的榆树结满成串的“榆钱”,纷纷落入水中。这蝙蝠的“蝠”和榆树的“榆”合起来,就是“富裕”的谐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造园中得到了灵活充分的运用。
中路的滴翠岩也是一处因水而存的景观。其位置在邀月台的前方,是一排错落有致的太湖石。在这些石头中间有一块圆形的太湖石,两边各有一条蜿蜒的龙。两个龙头下方各隐藏着一口水缸,缸身上密布着许多小孔。每逢夏秋两季,缸里蓄满了水,水顺着小孔往下渗,沿着太湖石的缝隙滴落到山下的方形水池里。在水的滋润下,山石的表层长满了绿藓青苔,故此名曰“滴翠岩”。
福文化
恭王府建筑物的窗棂上、彩画上,展翅飞翔的蝙蝠的图案随处可见。别看蝙蝠模样不济,但因“蝠”与幸福的“福”谐音,而寓意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取谐音寄托美好希望者甚多,如鹿寓意“禄”、猴寓意“侯”等等。
恭王府府邸里更有一处重要殿堂名为“多福轩”。说起此建筑,还有一段小插曲呢。开始修复多福轩的时候,曾有专家认为,多福轩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室内墙上贴满了福字。但后来恭王府管理中心经过多方查寻,找到了辅仁大学1940年年刊上登载的多福轩照片(时为女院图书馆),发现多福轩殿堂正中有屏门,屏门上方和两侧有匾额、对联,墙上挂着十余块有“福寿”二字的大匾,而不是满屋贴“福”字。老照片为多福轩恢复原状陈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今您徜徉在多福轩里,可以细细观赏不同皇帝在不同时间赐给恭王府的多块福寿大匾的神韵。
恭王府花园前后分别有形似蝙蝠的福池、蝠厅遥相呼应,中间密云洞里更有康熙大帝御笔亲题的福字碑。该福字被解析为多子、多才、多福、多寿、多田,可谓汇聚封建社会里的各种福气而有“天下第一福”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