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京东封杀申通 申通方面称:京东滥用平台霸权

近日,京东封杀申通一事惊动整个快递圈。

事件始于几天前,京东在卖家论坛中挂出《关于合作快递服务调整的通知》,要求京东商家停用包括申通在内的几家快递公司的服务。京东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双方合同已经过期,且未就续约达成一致。

就此,申通方面回应称,京东此举是“滥用平台霸权”,并表示京东的“霸权文化”是“只有自己,没有共生”。

实际上,虽然“跳”出来的是申通,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巨大的关联方——阿里系物流。随着今年上半年阿里参股韵达快递,“四通一达”事实上已经都与阿里“沾亲带故”了。加上苏宁收购天天快递,拼多多与极兔物流合作,今天的物流赛道上早已群星闪耀。

应该说,电商与物流的捆绑从二者诞生之日起便初现端倪。作为电商业务发展的“大动脉”,在物流上落后一步或许就意味着在未来某一天被人“扼住喉咙”。从电商角度来讲,价格优势仍然是各大平台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价格已经无限趋近于成本的品类而言,物流是抢夺流量的最重要筹码。

知晓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京东为何会封杀申通了。过去几年间,京东之所以能成功“突围”,很大程度上依靠的便是自建物流。因此,关于快递方面的合作,京东向来是锱铢必较的。京东与阿里系快递公司划清界限,确实有扩张自家快递品牌,完善自身生态体系的意图。

客观地说,这种“自我保护”并不是京东一家的坏毛病。阿里对待京东又何尝不是如此?此次京东封杀申通事件,源于京东认为阿里未响应京东物流入驻天猫等平台的提议在先。按照京东的说法,阿里拒绝京东物流接入,京东也停用阿里系物流,这是“公平竞争”。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阿里共投资了20多家物流公司,京东也投资了10家左右。虽然双方的重点不同,一个是联合众多物流企业共同打造菜鸟网络,一个是以自建物流为主,辅之以配套企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双方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加上物流本质上与电商平台的捆绑关系,双方不得不在购物、支付、快递、新零售等多个垂直领域展开全面厮杀。

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看,很难讲谁对谁错,一切都是利益的争夺。不过,再多“不得已的苦衷”也掩盖不了封杀的本质,那就是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对商家、消费者实施约束,谋求独占市场。站在后者的角度看,如此不留余地的“二选一”带来的只能是消费者选择减少与物流成本上升。正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普通商家与消费者除了被迫“站队”外,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事实上,对于不少国人来说,“二选一”的故事一点也不陌生。早年的“3Q大战”也好,后来的移动支付对决也罢,或是近期美团限制使用支付宝……10年过去了,这些“重复的故事”表明,消费者的话语权并没有得到更大提升,选择权也没有得到更多保障。

时至今日,与其继续讨论大咖之间谁又“霸权”了谁,如此反击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其实并没有太多意义。不如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一众电商与物流巨头“合伙”逼迫消费者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算不算“霸权”了消费者?说好的开放呢?

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物流企业,归根到底都应当以畅通产业链、提振大消费、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为目标。在同样的赛道上,大家应当比拼的是谁能跑得更快、转弯更灵活、调整更迅速、后劲更充足,倾轧对手或许能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并无益处。健康的产业呼唤开放的生态,健康的企业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无论什么时候,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才能成为最终赢家。这才是封杀事件背后真正值得反思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叙)

标签: 京东封杀申通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